广大主页

学院风采

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以生为本,锲而不舍培养创新型人才

作者: 来源:阅读次数:日期:2024-04-19

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于2007年7月由广州大学原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的机电工程系和信息与控制工程系组建而成。其学科组成的前身为创办于1983年原广州大学的电子系和1988年原广州大学与意大利院校合作协会合作、由意方投入400万美元共同创办、填补了中国维修工程技术空白的教学单位——机电维修工程技术学部,是国内较早设立的机电维修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单位。

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围绕“十大育人”体系,形成“三全育人”协同机制,培养“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的创新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凝心聚力,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工作

学院凝聚全院教职工力量,为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做好准备。2023年12月,学院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部署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形成《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方案》,成立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与建设工作组,由院长和书记挂帅,发动全院教职工团结一致,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今年,学院召开了3次全院教职工大会布置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项工作;组织学生召开年级班级动员会;各系办开展本科评估业务培训学习;各支部以党建引领,专任教师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融合,行政教辅人员提升工作效能服务评估工作。

学院召开教职工大会部署评估评建工作

375349

各系办开展本科评估业务培训学习

学生班会学习本科教育教学知识

二、固本强基,精心设计立德树人发展路径

为落实省委“1310”发展战略以及学校高质量发展十大举措,2023年学院实施了八大提升工程,以党建强有力引领,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围绕人才培养开展一系列提升工程,针对性开展,狠抓落实,真正地解决学院难题,为师生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思想引领,努力构建思政学科融合体系

学院围绕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加强课程整合和优化,突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近三年课程建设取得成果: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线 下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

张春良教授《数控技术与CAM》获批国家级一流线下本科课程

学院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学科建设各个环节,加强课程思政示范团队、示范课程、示范课堂及优秀案例的立项建设和培育,注重发挥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心理育人”作用,引导教师在线上线下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近三年来,我院新增省级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课堂2门,省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1项;广州大学“课程思政”专项研究建设项目3项、示范专业1个、示范团队1个、示范课程11门;广州大学“课程思政”案例一等奖6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10人。

马鸽老师获广东省本科高校2022年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

四、同频共振,紧盯社会需求推动教研教改

学院围绕如何培养适应“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对接城市发展、对接创新发展、对接对外开放”需要的创新人才,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我院拥有较为全面的学科专业群,涉及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为多学科专业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打下较好的前期学科专业基础。近年来,取得以下成果:教学成果奖省级一等奖 1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 1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省级 3项;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产业学院、课程教研室、专项人才培养计划、校企联合实验室)省级4项。

张春良教授团队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江帆老师获广东省教学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

学院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入选广东省示范性现代化产业学院

五、因材施教,精准推动人才培养走深走实

学院结合专业实际情况,努力做到以生为本,有特色地开展各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连续多次获得广州大学学年“德才兼备 家国情怀”工作先进单位、广州大学学年“十大育人”工作先进单位科研育人先进单位和实践育人先进单位、本科就业工作进步奖等。近三年,学院学生就业率一直稳居95%以上,不少学生到国内大型企业广东电网、比亚迪、格力、广汽等单位就业。考研率在逐年递增,其中985/211读研比例达到15%左右,被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澳门大学等多所境外知名高校录取。


六、知行合一,催发师生科技练兵动力动能

学院已连续7年利用寒假、暑假组织学生科技创新“冬令营”“夏令营”活动。学生创新创业成效取得多项新突破,支撑我院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入选广东省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获得中国青年报、广东科技报及广东电视台等权威媒体专访报道。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成立创新创业中心,由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亲自担任主任,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

学院学生勇夺第十八届挑战杯“黑科技”专项赛特等奖

学院获第八届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国赛金奖

近三年来,学院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62项,省部级奖项100项,其中第十八届“挑战杯——黑科技”专项赛中作品“蓝海卫士——全自动海洋垃圾回收系统”勇夺特等奖,第十八届“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中作品“3C金属件柔性精密加工数字孪生车间构建及运行优化”全国特等奖,并参与擂主赛的角逐,创我校历史以来最好成绩。第七届和第八届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国赛金奖2项。